查看原文
其他

刘艳红、朱苏力、孙笑侠、姚建宗、刘星、陈景辉、桑本谦等法学大咖邀请你免费上课了!

法研在线 2021-09-17
人生有很多善举,扫码帮助我们就是其中一个!
(不需要一分钱投入)

来源:东南法学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清单,我院刘艳红教授牵头的《法理》课程被入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的重大举措,也体现了我院在本科教学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为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上的深度融合,促进课内与课外互动、线下与线上互联、理论与实践互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维度、新时空,东南大学法学院于2020年12月28日,将《法理》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精品课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线下走向线上的重大发展路径。

中国大学MOOC(慕课)介绍

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与高教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

课程介绍

《法理》课程是“精品文科”发展战略中人文社科人才培养重大创新的基础课程,是面向人文社科本科生的基础性课程群 “五理”之一,是文科通识教育的核心模块。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法学通识教育为目标,提升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法律素养、法理思维和法学基本知识,提高对于法学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法学专业学习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奠定法学基础。授课的主要对象是东南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秉文班”的一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课程学习,掌握法的基础理论,树立法的基本理念,提升对于法学学习的热情,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专业分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法理》课程以“达理”为核心战略,以“成己成物”为终极目标,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精英,塑造具有大格局、大境界、大视野的未来领军高端人才。

本课程于12月28号9点正式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上线,一周更新一次,包括丰富生动的课堂讲解与大量的课堂讨论,欢迎各位同学参加课程!

主讲老师

课程负责人:刘艳红教授

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江苏省委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刑法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检察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东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项目研究基地主任、《东南法学》主编。

著有《实质犯罪论》《实质刑法观》《走向实质的刑法解释》《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罪名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

研究领域:刑事法学、法律大数据、腐败治理


朱苏力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中国法律、西方法律史、法社会学、美国法律制度、法哲学、法律经济学、比较法、比较法律文化


孙笑侠教授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哲学、公法原理、司法理论


姚建宗教授

沈阳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哲学、 法社会学


刘星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法律原理、法学理论、法学历史、司法制度


陈景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研究领域:法律理论、法律哲学


桑本谦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政府法律顾问。

研究领域:法理学、法律经济学和刑事法律制度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法理入门

1.1法是什么

1.2权利之源

1.3走入法学之门


第二讲 法律说理

2.1法律说理的一般含义

2.2法律说理的逻辑与社会性

2.3怎样法律说理


第三讲 法律的历史主义

3.1什么是法律历史主义

3.2理论与实践中的历史主义

3.3法律历史主义的意义


第四讲 法律的性质与特征

4.1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

4.2法律的程序性

4.3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第五讲 法治的人文关怀

5.1技术、人伦与可能的法治异化危机

5.2法治的人文关怀的实质内涵

5.3法治人文关怀的实际意义


第六讲 法治与良知

6.1良知与人及其生活

6.2良知的基本内涵

6.3良知与法治的关系


第七讲 法律的人性基础

7.1人性对于法治的意义

7.2人的标准及其制度意义

7.3经济学视角下法律与制度的意义


第八讲 惩罚的算法

8.1变量评估与定罪量刑

8.2重复博弈与制度设计

8.3人类道德直觉的起源和演化


第九讲 法律职业

9.1职业与法律职业

9.2法律职业素养

9.3法律职业伦理


第十讲 法律方法

10.1解释与漏洞填补

10.2法律方法的用处

10.3法律方法的步骤

参与方式

打开中国大学MOOC(慕课)的网页或者在手机上直接下载APP(下附APP二维码),注册→在搜索框打“法理”(东南大学)→加入课程即可进行学习。

排版|刘源

法律读库声明

雄安新区,落户政策来了!

北京市法学会关于征集2021年市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建议的公告

西政2020年学校审定通过的第九批拟录用专任教师人员名单公示

锦天城律所赔3700万,德邦证券+大信会计师赔7.4亿,大公评级赔7400万,全国首例债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判决出炉

扫码加入学习兼顾脱单群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我和司法鉴定》征文活动圆满结束,获奖名单公布
2020年中国法学会后期资助项目立项评审会在京举行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2020年年终总结+2021年宏伟目标!

2020年中国法学会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公示公告

29项终止,109项暂缓!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12月结项情况公布

我与宪法学家蔡定剑的一点交往

无需参加高考直接读清华的机会来了!

《中外法学》关于新审稿系统上线的说明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12月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83人)

赶快扫码加入吧,畅享优惠购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